牙科知識 人人須知(二十一)局部抗菌素

     上一期我们讨论了牙科复查好处,特别是牙周炎患者,在深洗之后,他们应定期复查作牙周维持朮(periodontal maintenance), 一种适合牙周炎患者复查时洗牙术,开始每隔一到三个月洗一次,以后根据牙周炎控制情况间隔可适当延长。大多数牙周炎患者经过一段这样治疗后,加上个人口腔保健(认真每天刷牙和用牙线,牙周情况会有明显改善,极少数牙周炎患者病情得不到控制,需要到牙周病专家那里会诊治疗,一般是手术。还有一些牙周炎患者全口大多数牙齿經過洗牙后牙周情况得到改善,為几个牙齿大動干戈(做手术)似乎不值得。

以前我们提到牙周炎是一个慢性细菌性疾病,如果一种抗菌素对牙周炎有效,我们就得长期服用,长期口服抗菌素容易产生耐药性,杀死身体有益细菌,而且治疗效果不好,因为口服抗菌素从胃肠道吸收,经过血液到牙周组织,浓度不高,而且维持不久。针对这个问题,现在医生可以在深洗或牙周维持术之后,把一种有效的抗菌素放入以前治疗效果不好深度牙周袋,这样局部抗菌素浓度很高,由于制作方式,浓度可以维持很久,有利于杀死局部致病菌,让牙周组织恢复健康,一些牙周炎患者就不必做手术。另外,局部使用的抗菌素被吸收进入血液,再到身体其它部位,浓度就很低,不会造成我们菌群紊乱。由于我们不常用局部抗菌素(每隔几个月),耐药性不易产生。

一种局部使用的抗菌素叫Arestin,学名Minocycline,属于四环素 Tetracycline家族。中国人特别是六十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对四环素印象不好,因为我们知道四环素造成牙齿变黄。其实四环素影响牙齿发育时间不长,也就是当我们小的时候。成年人的牙齿对四环素不再敏感,但如果您正在哺乳,就不宜使用与四环素有关的药物包括Arestin,因为四环素会从乳汁分泌出来,可能影响婴儿牙齿发育。对四环素类药物过敏者也不宜使用Arestin。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研究证明牙周炎致病菌对Arestin特别敏感,为了让Arestin发挥充分作用,在用药之前必须先作深洗,去除大部分细菌。作为患者也应积极配合,维持好口腔卫生,认真刷牙用牙线,我们不希望让新的细菌进入正在愈合的牙周袋。施放Arestin之后您更需要认真维持口腔卫生,但不能在放药处用牙线数天,因为牙线可能把放置与牙周袋里的Arestin带出来,幾天后Arestin溶解于牙周袋,您就可以正常用牙线。如果医生预计单靠深洗不能解决深度牙周袋问题,他/她可以在深洗之后马上放置Arestin,例如有牙周脓肿(图一);他/她也可以在复查发现牙周袋对以前治疗效果不好时决定放置局部抗菌素。

大多数牙周炎没有明显症状,当您有牙周脓肿时,您可能坐立不安,疼痛明显,肿胀如图一,里面张力谅必不小,怒发冲冠,看样子非处理不可。术前X光片显示前磨牙牙根上有一个大结石(图二箭头),结石下面的牙槽骨破坏吸收(*,星号)。深洗以及局部放置抗菌素后,症状迅速解除,一个月后复查,局部牙龈很健康(图三)。

让我们用简图说明为什么需要以上综合性治疗。图四有六个简图:A-F。图A是图二方块示意图,黄色代表这颗前磨牙牙根上的结石,后者的左下方的牙槽骨(灰色)发生严重吸收破坏,与右边牙槽骨相比,您不难发现左边牙槽骨发生垂直和水平吸收(两个箭头)。其实在吸收牙槽骨上面有发炎的牙龈(图B红色)。由于这个病例严重,牙周袋很深,最小的结石去除的工具(图C黑色)还不能钩到结石最底部(120期我们讨论了如何使用结石去除的工具),所以深洗后(图D弯箭头)我们还遗留一些残余敌人(菌斑结石,图D直箭头),我们接着使用特殊的漱口水叫做洗必太(Chlorhexidine)反复冲洗牙周袋,最后放置局部抗菌素(图E弯箭头),让后者杀死细菌菌斑,尽快消肿止痛,图F中牙龈恢复正常颜色:淡红色,而且牙周袋变浅,有利于清洁。在治疗前(图E),牙周袋很深,从弯箭头到短箭头,后者指向牙周袋底部。治疗后(图F)牙龈与牙根愈合,牙周袋随之变浅,短箭头同样指向牙周袋底部。由于图四简图放大倍数有限,尤其是图D,残余菌斑结石没有显示很清楚,请看下面进一步解释吧。

让我们对以上简图D-F进行放大,首先对图D左边部分(篮筐)放大,主要是为了显示残留的菌斑结石(图D直箭头所指),我们需要用洗必太多次冲洗,减少细菌的浓度(与图D相比,图E1黄色有所变淡),最后放置抗菌素(图E2蓝色小球),杀死残渣余孽。如果术后病人与我们并肩作战,好好刷牙用牙线(图三显示那位病人把牙齿刷得那么光亮,牙龈相当健康),那么我们就赢了,牙龈就消肿了,颜色恢复正常(淡红色,图F)。让我们再次用图E2和图F表示经过综合治疗牙周袋变浅了,上下箭头分别代表牙周袋上下极(端),图F弯箭头指的是牙周袋的开口。

下一期我们再讨论什么是牙周袋,什么是常见牙周病症状,帮助患者了解自己是否有牙周病。

魏心牙科博士Xin Wei, DDS, PhD, MS 初稿12/02/2005,最后一次修改02/10/2009